四月南风大麦黄,枣花未落桐叶长。随着农历四月十六的到来,小满节气也就只剩8天了。此时,北方地区的小麦开始步入生长的关键期,那就是灌浆期,这一段时间小麦籽粒基本上开始走向饱满,但还没有完全成熟。而对于小麦灌浆来说,需要充足的水分支持,因为水分不足会导致光合作用受阻、籽粒干瘪,进而降低产量。
可细心地朋友都已经发现,最近一段时间,北方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干旱,尤其是陕西、河南等小麦生产省份存在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,而且华北、东北等地也因为降雨不足,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,这就会导致小麦灌浆受一定的影响,进而影响产量。
就拿我们老家来说吧,不仅小麦因为缺水而减产,就连花生、红薯等作物无也法完成种植,只能延后,如果此时依靠浇灌来维持农作物的生长和种植,那么其成本就会增加,甚至高于作物产值,为此村里的多数人都选择了等待,期盼降雨的到来。因我们这边有这样一句老话,那就是旱不旱,看四月十六,那么这句话是何意?今日四月十六,今年还要旱多久?一块儿来看看吧。
首先,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通过农历四月十六的天气就能预测接下来的雨水情况,以此就能判断未来是旱是涝,从而能够做好庄稼作物的预防准备。
据悉,四月十六属于立夏到小满节气之间,此时北方地区的小麦已经来到生长的关键期,如果这时候出现适量的降雨,那么就会让小麦有个好的产量。而如果此时依旧天晴,那么就预示着干旱会持续,这样小麦籽粒就会干瘪,难有产量。
就如民间常说的那句俗语四月十六,天上有云,地上有谷,意思是说四月十六这天,假如慢慢的出现阴雨天气,那么对于小麦的生长就会比较有利,很可能预示着小麦会增收。
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,如果四月十六这天刮起了大南风,那么接下来很可能就会出现干旱,而且干旱情况会持续到六月中旬,也就是芒种之后,这样对于小麦生长来说就会比较不利。因为四月十六还未到小满,此时小麦还处于生长期,而且芒种是小麦收获的季节,如果从小满到芒种一直干旱,那么庄稼就很难有收成。
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,如果在农历四月十六这一天没有下雨,那么农民可能会担心夏季的降雨偏少的情况,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。具体来说,农历四月十六通常是小麦和油菜等作物生长冲刺的阶段。在这样一个时间段,如果降雨偏少,高温炎热的天气就会让作物出现干旱,从而难以生长,这样就会导致作物籽粒干瘪,无产量。对于农民朋友而言,就只能看着庄稼作物减产而发愁。
这句俗语意思也很简单,就是说四月十六这天假如慢慢的出现了大晴天,太阳高高挂,那么小麦就会因为干旱而导致苗杆断裂。这句俗语虽然有些夸张,但也形象的说出了这天干旱,很有可能会引发后续持续的干旱,因此就会影响小麦收成。
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报显示,未来15-30天,北方地区除了华北西南部、华中北部、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外,其余地区雨水将会持续偏少,这就会导致北方气象干旱维持或发展。
而面对这样的情况,农民朋友就需要提前做好预防的方法了。尤其是要重视天气演变,尽量采取灌溉的方式缓解旱情;而且有增雨作业条件的地区则可以适时开展增雨作业,以缓和当前旱情。
此外,北方小麦产区还要做好防范干热风的措施,避免小麦颗粒无收。同时,干旱严重的地区等还需要注意森林防火,确保安全。
相对于北方地区而言,南方地区要好很多,因为气象预报显示,今日起,南方地区降雨将会继续增多,而且很多地区均有大雨出现,因此就需要提醒南方地区的农民朋友要注意防涝。
总之,旱不旱,就看四月十六虽然是一句俗语,但是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也能作为未来气象预测的标志,对于农民朋友的农事活动有着提醒作用。而且依据气象预报显示,未来一个月的时间里,北方雨水还是会偏少,非常有可能会出现高温干旱的问题,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。
“雨水多不多,就看九九尾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通过观察“九九”的最后一天(即“九九尾”)的天气情况,可以预兆整个冬季的降雨情况。具体来说,如果“九九尾”这一天下雨,那么整个冬季的雨水可能会比较多;如果这一天是晴天,则冬季可能会比较干燥。九...
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,古称“启蛰”。每年仲春三月五日或六日,今年则是3月5日。惊蛰最显著的现象是春雷始鸣,震醒蛰虫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45°,辐射增强,地面热空气与冷空气交汇导致雷暴频发
在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民间气象经验中,流传着“雨水多不多,就看正月十五”的说法。这一说法虽然缺乏现代科学的严格论证,却蕴含着古人长期观察总结的智慧,反映了人们对春季降雨情况的关注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视
人们习惯性地将夏天称为六月,还在于夏季以炎热为特征,而六月往往是气温最高的时候。这与六月的两个节气——小暑和大暑有关。小暑标志着暑热开始,大暑则意味着暑热达到顶峰。不过,由于每年夏季的具体时间不同,暑热的程度也会有所变化
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,位于立春之后,通常在每年公历二月十八日前后,当太阳到达黄经三百三十度时即到。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,气温逐渐升高,地面的积雪和河面的冰凌开始融化,降雨逐渐取代降雪,因此得名“雨水”
在传统的历法和民间文化里,2025年的农历不只是有两次立春节的传统,还伴随着一个额外的闰月,即闰六月!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,“三年两头闰,难得闰六月”这样的说法广为流传,那么这句话具体指的是什么呢?关于今年的闰六月,人们常说夏季会非常炎热吗...